來源: 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:2022-10-26 12:19:48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。作為“服役”60余年的漳村煤礦,資源枯竭,短板凸顯。如何在轉型中交出真金白銀的答卷?漳村煤礦堅持唯才是舉、德才兼備,功以才成、業由才廣,全方位高端引領、深層次梯隊幫帶、系統化后續跟進,以創新驅動打造堅實“智力”底座。
黨員干部:勇挑重擔善作為
黨員領導干部是企業發展的 “領頭雁”,是帶領員工群眾干事創業的指揮部。該礦按照“好人+能人”的用人標準,把選人用人聚焦到內在素質高、發展潛力大、員工反映好的干部上,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基本要求,拓寬選人用人視野,打破年齡、資格限制,廣開納賢之路,大力選拔扎根一線、作風過硬、成績突出的干部,選拔那些勇于開拓、善于創新、敢于負責的干部。
“這個必須按照標準執行,現在咱們的生產地質條件不太好,要想辦法克服困難,最大限度提高回采率,把精益管理應用到實際中?!鄙a科負責人就細采邊角煤,提高資源回收率的精益管理和大家一起探討著。
同時,該礦持續優化基層隊組班子結構,將技術過硬的“施工隊長”配置優秀的支部書記,堅持黨管干部,黨管人才,打造政治強、作風硬、懂政策、善經營、精專業的新型高素質干部人才隊伍。其中,以“創新+創效”的綜掘二隊隊長丁磊、“實干+能干”的開拓二隊黨支部書記張繼龍等一批學歷高、能力強的隊組帶頭人已然成為生產線上的“標配”。
該礦還實施常態化采集、精細化分析、系統化檢視,對中高管理人員進行深度掃描、精準“畫像”。建立“剛性”優勝劣汰機制,進一步優化結構,完善技術、行政職務“雙系列”培養選拔人才機制,暢通技術人才、管理人才、高技能人才相互轉化通道。
高技人才:精準培訓建機制
“隨著礦井戰線不斷延伸,今天我主要給大家講一下變化管理三鎖定方面知識,目的主要是讓大家掌握變化、控制變化?!边@是調度室副主任岳書慶正在周五技術大講堂上給技術人員進行授課。
作為60后的技術“大拿”,岳書慶在退休前,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為礦山多培養一些專業技術上的高、精、尖人才,進一步從80、90新生代中選才、育才。在“干部上講臺,培訓到現場”的基礎上,他以大師工作室為課堂,以“互聯網+”為依托,聚集各隊組多名高級技師、技術員、機電愛好者,結合礦井生產實際進行技術交流和專題講座,形成一級帶一級,梯隊式傳幫帶。其中,在他的帶領下,徒弟王喜民也成長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,并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,技術成果更是枚不勝舉,多項革新應用到生產中,節約資金上百萬元。
像岳書慶這樣的傳幫帶,是該礦深層次梯隊化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。該礦堅持增強人才培養預見性與長效性并舉,正確處理當前需求與長遠發展關系,制定各類人才成長的“路線圖”,把準“關節點”,做到既“解渴”當下,又謀劃未來,使技術人才不斷代、不滑坡。
該礦按照“優秀人才優先培養、核心人才重點培養、稀缺人才定向培養”的思路,實施梯隊人才培養計劃,形成以專業副總、首席技師為第一梯隊;以科隊長、班組長為第二梯隊;以大學生、技術員為第三梯隊的“三級”梯隊培養模式。堅持“干部上講臺,培訓到現場,服務到基層,幫扶到崗位”的原則,積極抓實礦層面的精準培訓、抓好隊組的自主培訓、抓牢崗位的實踐培訓,全面形成全方位、全過程、全鏈條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。
后備人才:創新培養激活水
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。大學生員工就是這一池活水。如何激活這池活水?該礦有妙招。對于招聘的大學畢業生員工,男生全部下井,女生則分配到選煤廠、選矸車間、機運隊、機電隊等生產崗位鍛煉。
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練”。越是艱難困苦,越能磨礪心性意志,越能增進才能。該礦對大學生開展多角度創新培養機制,做到政治上關懷、工作上支持、生活上關心,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。實施大學生“撴苗”行動,讓大學生在崗位上鍛煉,通過培養,優先提拔、優先重用,逐步成為隊組技術員、管理骨干,進一步推進隊組“強身健體”。
同時,該礦采用公開競聘選人用人政策,變“相馬”為“賽馬”。通過競爭擇優機制,將真正“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”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,既増加選人用人的科學性、合理性、全面性,又激發廣大員工的干事創業工作熱情。
該礦還分類建立后備人才信息庫,為優秀大學生量身定制成長計劃,實行動態管理、實時更新、有進有出,讓有能力、有干勁、有激情的大學生脫穎而出,并強化戰略人才儲備,為建設“精益高效、數智綠色、持續發展新礦山”打造堅實“智力”底座。
(文 李康 李輝)
責任編輯:郝佳麗
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
網站內容維護:集團新聞中心 總機:0355-5921114
Copyright : 2013-2021 Chinal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